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由于其快捷、廉价、灵敏度高和可定量等优点,已普遍用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,如基因表达转录水平的研究。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属于生物发光系统,其中的荧光素酶来自于不同生物体内的氧化酶,很多物种(细菌、海洋动物、昆虫等)中都含有荧光素酶,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荧火虫荧光素酶。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底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检测到的光,产生光的过程中几乎不产生热量,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光能,这使得检测的灵敏度非常高。下面以报告基因实验(启动子)为例,来介绍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。
荧光素酶反应原理
报告基因实验常用于研究目的基因的调控元件(启动子、增强子等),调控元件的DNA结合域和顺式作用元件实现共价结合,从而对基因的表达起抑制或增强的作用。整个报告基因的核心是将待定的调控元件与报告基因进行融合,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。由于报告基因的表达完全取决待定的调控元件,故报告基因的表达量与待定调控元件的活性直接相关。一个好的报告基因必须满足以下条件:
(1)在所检测的细胞内不存在;
(2)检测起来非常方便;
(3)灵敏度要高,最好可以定量。相比于传统的β-半乳糖苷酶(LacZ,真核生物内有内源性干扰)、氯霉素乙酰转移酶(CAT,检测复杂)、荧光蛋白(GFP、YFP、RFP等,灵敏度不高,有些细胞有自发荧光现象),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。
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图解
由于荧光素酶超级灵敏的能力和宽广的动力学范围,荧光素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。通常荧光素酶的实验会将待检测的调控元件(启动子)安排在荧光素酶基因的上游,构建成载体,然后将构建完成的载体导入到合适的动物细胞中,通过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来判断调控元件的活性。
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中,只使用一种荧光素酶(一般为荧火虫荧光素酶),为单荧光素酶报告实验;由于不同的荧光素酶所发出的光具有不同的光谱性质,或使用不同的底物,一个报告实验中也可以使用两种或多种荧光素酶,其中最常用到的就是双荧光素酶(一般为荧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)报告实验,其中一种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,另一种则作为内参,主要作用是减少外界因素对于实验数据产生的影响,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操作误差、细胞接种差异、细胞处理的误差、孔间增殖差异等因素。因此,在调控元件(启动子、增强子)的研究中,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应用的会更多一些,整个的实验过程也非常的简便,如下图所示。
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流程